(一)总体思路
全面落实党支部“七个有力”,深化完善“1345”工作体系(政治建设,三项计划,四大项目,五篇乐章),以“一体化设计、规范化管理、项目化推进、品牌化建设、数据化考核”为工作思路,深入落实“强化党支部政治功能、抓好党建主责主业、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促进学校事业发展、加强支部班子建设”的工作室建设任务,努力建成高水平党建工作与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高度融合的双带头人工作室,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党建品牌。
(二)建设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建引领,厚植“守正笃实,久久为功”机器人学院文化氛围,在重大项目、校企合作、社会服务、国际合作、技能竞赛等教书育人第一线成立党员“突击队”,将工作室建设成思想引领的坚强堡垒、党建研究的成果基地、凝聚师生的温馨小屋、培养青年教师的示范基地和服务中心工作的样板工作室。
(三)建设举措
1.以政治建设为统领
党支部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强化理论武装,严格落实“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强化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建立党建工作与事业发展“四同步”机制(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同考核),健全党建工作“双向述职报告”制度,构建“压实责任-量化考核-反馈整改”的党建工作闭环;全面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等组织生活制度。
2.实施三项计划
(1)实施“红色引擎”计划,筑牢理想信念“奠基石”
一是筑牢“红色组织网络”,把党的组织延伸到科技研发团队、社会服务团队,技能竞赛团队、教学能力大赛一线教学科研团队;二是提升“红色组织规范”,以党员星级评定为抓手,利用“党建+互联网”、过“政治生日”、轮流讲党课等方式,推动各党组织生活规范化、多样化。
(2)实施“党员登高”计划,奏响党员示范“冲锋号”
“党员登高”计划是以发挥党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以建设“四高一流”(即高觉悟、高技能、高业绩、高认同的一流党员队伍)为主要内容,全方位提升党员教师理论和业务水平。“党员登高”计划年初制定计划、季度跟踪推进、半年检查调整、年底总结评估。
(3)实施“强师铸魂”计划,亮出三全育人“真功夫”
设置“五个一”党员标准,要求党员教师成为:指引方向、展示形象的“一面旗”,与时俱进,迎难而上的“一张帆”;投身改革,发展创新的“一根梁”;观点鲜明,稳定群心的“一把锤”;关爱他人,凝聚师生的“一团火”。搭建“指路子、结对子、树杆子、架梯子、暖心窝子”的“五子”平台。
3.推动四大项目
(1)骨干培育建设项目
党支部针对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实际,构建主动培养、实践锻炼、激励约束“三位一体”的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新体系,为学院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红色梯队”支持。
(2)课程思政建设项目
开展基层党建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研究,以人才培养方案为蓝本,在专业群平台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三个类别中分别挑选1-2门课程作为研究重点,深入挖掘专业的德育要素和思政资源,将知识传授和育人工作有机融合,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良好工作局面。
(3)师德师风建设项目
着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师职业行为规范(十项准则、六条红线、红七条)学习活动、挖掘身边师德规范典型(优秀典型示范引领)、加强师德失范行为追责(师德失范一票否决)、全面推行师德考核制度(绩效考核挂购)、完善学院师德监督机制(建立师生、家长、企业多方联动的监督体系)。
(4)匠心出彩建设项目
一方面,把工匠精神融入党建工作,转变党支部工作作风,形成一丝不苟、严谨治学、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职业精神;另一方面,锤炼党支部党员教师“当讲师学生信服,当技师同行佩服”的职业追求,将工匠精神全过程、全领域、全方位融入教书育人实践中,培养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大国工匠”,努力实现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4.谱写五篇乐章
(1)在国际合作中谱写强国乐章
全面落实党建引领国际合作的“事前提醒、事中监督、事后考核”机制,在讲好中国故事的基础上,继续向合作伙伴讲好“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坚持在国际合作中展现大国担当、强国之路。
(2)在校企合作中谱写融合乐章
加强对“广科三一海工产业学院”、“订单式”培养、现代学徒制培养、校外实践实习等校企合作领域重点部位党建工作的管理监督,避免党建工作“真空地带”。选派支部优秀共产党员和党务主干力量担任企业党组织“党建导师”,参与和指导企业党建工作。
(3)在校地合作中谱写示范乐章
在校地合作讲好湾区故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港珠澳大桥作为圆梦桥、同心桥、自信桥、复兴桥的红色文化价值,集中利用“珠海红色三杰”红色教育基地等优质思政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学校毗邻横琴的地域优势,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爱国主义教育中讲好“一国两制”制度自信,在政行校企全方位合作中谱写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合作示范乐章。
(4)在校村合作中谱写振兴乐章
一方面党建引领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能力提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与科技成果转化等服务机制,练好为地方服务的“内功”;另一方面以校村党建合作为契机,在乡村产业发展升级、扩容乡村人力资源、创新乡村治理等方面对接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建设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科技支撑和服务保障,推动新时代乡村进步与发展。
(5)在校校合作中谱写育人乐章
与广州市轻工职业学校、珠海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等中职学校以及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等本科院校开展党建共建,针对合作培养的学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贯穿师生专业课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活动、创新创业教育、志愿服务等过程,增强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的实效性,搭好职教人才“立交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