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6月19日上午,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杜庆波一行5人来访我校,我校副校长曾文权和创新强校办公室、计算机工程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有关同志在珠海校区行政楼三楼网真会议室接待来访客人并举行座谈会,双方就“双高”建设、软件技术专业群建设、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
座谈会上,曾文权对杜庆波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双方共同观看我校国家第一轮“双高计划”建设成果宣传片。杜庆波对我校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并介绍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基本情况。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前身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所电子类中等专业学校-南京无线电工业学校,办学七十余年来,积极响应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战略,聚焦江苏省1650产业体系,秉承“厚德重能 规范 创新”的校训,坚持“服务全体学生、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信息产业”,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数字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人工智能(AI)为底色,构建人工智能“同心圆”专业集群,服务长三角信息产业链,为社会输送了十万余名技术技能型人才,60%以上毕业生服务于新一代信息技术、软件、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重点行业,40%以上毕业生在世界及中国500强、行业龙头企业、央企国企、国防科工等优质企业就业。杜庆波指出,当前学校正积极创建新一轮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学校和职业本科学校,希望能学习我校在数字化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的成功经验。
曾文权对我校近年数字化建设情况进行详细介绍。2022年学校建设全国高职首个智能算力中心,布局人工智能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应用。学校深刻变革教学理念、教学形态、教学内容,打造软件技术专业群大模型,发布全国职教首个专有AI大模型—“知行大先生”,率先探索AI大模型在职业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同时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生成式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出版国内首部《生成式人工智能素养》教材,提升全体学生的数字化素养。学校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通过年终绩效考核、教学评价、人机协同教学试点等方式激励教师推进数字化教学改革,培养数字化教学创新力,并逐步探索成果转化机制,让教师在改革中有成就感和获得感。学校制定并实施“AI+”三年行动计划,着力提升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等各领域的智能化水平。
计算机工程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杨忠明介绍了软件技术专业群建设情况。专业群主要通过二次绩效分配激励教师对全部课程开展AI课程改革,并计划选取两门课程于2025年秋季学期试行AI教学,部分课时由AI与学生进行交互式学习。
会后,与会领导共同参观了计算机工程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国家“双高”专业群软件技术专业群实训基地。
撰稿:熊逸欣
摄影:李飞龙
初审:吴灏远
复审:王卓
终审:付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