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为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在全面乡村振兴战略中“产业发展、科技培训、成果转化、创新创业”的重要作用,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全面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有效利用职业教育特色资源,促进产教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6月28日至30日,我校旅游学院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再次赴茂名市电白区电城镇开展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团队负责人杜一峰博士与李辉博士、申卫群老师一行9人,在电城镇党委副书记、驻电城镇帮扶工作队队长张伟华的带领下,结合旅游专业科技知识,深入乡村、景区开展调研和帮扶工作。
把服务送到乡村一线,让技术落到田间地头。我校旅游学院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通过实地调研、制定规划、集中培训、现场讲解等多种形式,整合专业优势和技术资源,帮助解决农村、企业和农民实际难题,为美丽乡村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民技能提升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
乡村要振兴,产业要兴旺。如何助力电城镇的特色产业发展,科技特派员团队也一直在思考。在架炮飞天稻花鸡养殖基地,团队之前已为该基地建设“架炮鸡现代产业园”制定了规划方案。此次帮扶工作主要跟进产业园区建设进度,为产业园区的景观打造和数字化提升提供指导,帮助产业园区设计LOGO等可识别系统,助力产业园区的数字化升级。团队一行还与基地负责人周卫群总经理就“架炮鸡美食文化节”策划方案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大家围绕产业园区建设,结合专业优势,通过策划大型节事活动,推动架炮鸡品牌的提升和推广。同时,为更好地带动周边区域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团队一行提出产业园区建成后要结合文旅活动策划、文创产品开发等,将产业园区同文旅产业发展紧密结合,推动产业园区打造成为“数字化农文旅综合体”。
景区的开发建设,旅游发展对拉动周边农村的经济发展和就业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洗太夫人故里文化旅游景区,团队一行与景区总经理冯明华、副总经理欧佩玲等进行了座谈,并实地查看和测量了活动场地,双方就文化旅游区节庆活动策划、文创产品开发等方面进行了认真研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鉴于景区从业人员全部来自周边农村,缺乏相关职业培训,团队为此专门制定了系列培训计划,并于6月29日晚在景区为30多名工作人员开展《景区服务礼仪与职业素养》专场培训。
团队一行先后来到排坡村和海后村进行实地考察调研。排坡村整体基础条件较好,团队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建议对排坡村杨氏家族历史进行相关考证,更好地将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到当地旅游开发。海后村海滨资源优势较为突出,在用地和资金方面也都相应到位,团队一行为海后村依托海洋开发旅游项目出谋划策。
团队一行还受邀为滨海新区、电白区应急管理局等部门的190多名工作人员开展包括应急沟通、政务礼仪、公务形象礼仪、接待拜访礼仪等培训,受到广泛欢迎。
科技旅游融合,赋能乡村振兴,这是旅游学院2支科技特派员团队履职尽责的基本模式。今年来,学院构建“科技特派员+师生大思政”联结工作机制,将推进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与党建活动、创新创业、“三下乡”社会实践深入融合,真正为乡村振兴赋能添智。



撰稿:李 辉
摄影:周培能、柏增隆
初审:杜一峰
复审:周 梁
终审:刘东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