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学院开展红色专项调研活动
本站讯(通讯员:彭晓敏 拍摄:陈涛 景昕轶)
为唱响红色主旋律,传承红色基因,庆贺党的百年华诞,开启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2021年1月10日,旅游学院组织学院教师以及学生代表前往江门红色基地,开展红色专项调研活动。

活动以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为主题。旅游学院师生一行首先来到江门市蓬江区西江大堤的周郡码头纪念公园,重温周总理走过的路。61年前,日理万机的周恩来总理冒着酷暑高温莅临江门五邑地区视察工作。他轻车简从,深入基层;在侨乡大地留下了亲切的音容笑貌和闪光的足迹,伟大的精神和永存的风范也深入百姓心中。
1958年7月3日,周总理乘船沿西江逆流而上在周郡码头下船,到周郡农业合作社视察。总理边走边调研,察看了周郡学校、卫生院、幼儿园、养蚕房、供销社分销店、供销社食堂等等,每到一处,都与干部群众亲切交谈。

周郡码头纪念公园再现当年周总理到周郡视察的情景,传承发扬周总理忘我工作的奉献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法、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和艰苦朴素、平易近人的崇高风尚。至今,码头旧址仍立于江边,倾听着西江的故事,回味着周总理那句“多快好省,鼓足干劲,力争上游,为实现两千斤社而奋斗!”“冲天干劲周郡社,英雄人物数今朝!” 修建的“初心亭”坐落于纪念公园中心,望今人铭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随后,我们来到杜阮镇松岭村。作为积淀着深厚革命历史的红色村,松岭的革命故事一直在家家户户中流传;恰是这些口口相传的红色故事,滋养了代代松岭人的精神土壤,让党建之花在润土中盛放!
我们参观党建展览室,学习松岭的革命历史,一句“五十年前旌旗奋,铁血儿女战粤中。今朝新潮高逐浪,无悔年华火样红”激起万千中华儿女的铮铮热血。


松岭村持续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推出“老党员讲党史”活动,将红色文化与基层党建深度结合。承载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如今,每隔一段时间,松岭村的历史展览室总会有讲述声响起,或是欢声笑语或是激昂陈词。故事的传播推动着文化发展进程,基层党建在历史传承中更加稳固。“我们希望通过不断讲述红色历史故事,影响新一代的村民,信任党、支持党,向党靠拢,提升大家的凝聚力。”

接着,我们来到梁启超故居纪念馆。纪念馆丰富的历史图片和资料,向后人再现了梁启超先生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和非凡的一生。梁启超先生所著的《少年中国说》有:“美哉,我中国少年,与天不老!壮哉,我少年中国,于国无疆!”充分体现了他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对未来的祖国少年殷切期盼。

最后,我们来到了新会陈皮村一览这个以“陈皮”带动乡村振兴的村庄风采。新会人生产、加工和食用新会陈皮的历史已有700多年。家家户户把新会陈皮晒在地上,挂在灶尾,放入汤里提香,加进菜里提鲜,生活点滴都萦绕着新会陈皮的芬芳。“八九两月香蕉熟,十月吃柑晒陈皮”反映的正是新会人对新会陈皮的特殊情感。
2006年新会柑和新会陈皮被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09年新会陈皮制作技艺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陈皮被评为”江门市十佳农(土特)产品”;2011年新会荣获“中国陈皮之乡”称号;2011年新会荣获“中国陈皮道地药材产业之乡”称号;2012年陈皮被评为“广东十大最具人气土特产”;2013年陈皮被评为“广东十宝”之首;2013年新会荣获“中国和药文化示范基地”称号。
伴随着陈皮村二期的动工建设,新会陈皮村将会继续以“先行者”的角色,为新会陈皮产业的发展探索,为乡村振兴道路带来更多启发和惊喜。
习近平总书记鼓励青少年时说到:“学到的东西,不能停留在书本上,不能只装在脑袋里,而应该落实到行动上,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此次江门红色基地调研活动通过实地考察,走进红色历史遗迹,走进红色故事人物;师生群体身体力行接受红色教育,不仅将理论知识内化于心,更从实践记录的点滴中得到启发,为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途径探索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之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