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近日,公海贵宾会员检测中心机器人学院院长余正泓教授和副院长苏江教授率专业教师代表一行,赴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开展走访调研。双方围绕数控加工与机器人技术应用、人才联合培养、科研协同创新等校企合作核心议题深入交流,为打造 “产教融合共同体”奠定坚实基础。
沉浸式体验:解码高端装备的“智造基因”

在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磊一行人的陪同下,余正泓院长一行首先走进智能制造生产车间,近距离观摩了系列核心装备的运行实况。在数控加工设备展区,团队重点考察了斩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的高速双五轴龙门加工中心 GA-FMB3020D,该设备采用一体式铸造龙门结构与 XYZ 高速直驱系统,120m/min 的快移速度与 1.1G 的加速度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可精准完成新能源汽车大型一体化压铸件加工。随后参观的双工位卧式加工中心 GA-UHD500,通过高精直驱转台实现一次装夹多面加工,有效解决传统加工效率低、误差大的行业痛点,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医疗等精密制造领域。

在机器人与自动化生产线区域,格力自主研发的工业机器人正有序完成零部件抓取、装配、检测等全流程作业,其与数控设备的协同联动系统,为 3C、汽车等领域提供一站式智能加工解决方案。余正泓院长在参观中强调:“格力装备的技术突破为职业教育提供了鲜活的产业样本,其‘精度与效率并重’的研发理念与我院人才培养目标高度契合。”
深度座谈:锚定校企合作“发力点”

参观结束后,双方举行专题座谈会。副总经理王磊首先介绍企业发展历程:作为格力电器全资子公司,其已形成工业机器人、高端数控机床、智能仓储设备三大核心产品线,累计投入超百亿研发资金攻克五轴联动等“卡脖子”技术,当前亟需兼具理论功底与实操能力的复合型技术人才。
余正泓院长结合学院优势回应合作需求,提出“三维联动”合作框架:一是共建实训基地,打造“企业真实生产场景 + 教学实践”的双轨实训平台;二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参照“现代学徒制”标准开设“格力定制班”,联合开发涵盖五轴加工编程、机器人系统集成等课程模块;三是推进协同创新,依托学院科研团队为企业提供员工技能升级培训,同时联合申报智能装备领域技术攻关项目。
格力智能装备技术负责人对合作方案表示高度认可,提出可开放企业技术案例库,并选派工程师参与教学评价,形成“人才共育、成果共享”的长效机制。双方还就学生研学实践、教师产业研修等具体事宜达成初步共识。
展望未来:共绘产教融合新蓝图
此次走访是广科院落实 “访企拓岗促就业” 专项行动的重要举措,也是机器人学院深化产教融合的具体实践。余正泓院长在总结中指出:“与格力这样的行业标杆企业合作,既能为学生搭建高质量就业通道,更能推动教学改革与产业需求同频共振。”格力智能装备相关负责人则表示,期待通过校企合作培育更多适配“中国智造”发展的技术人才,为高端装备国产化进程注入职业教育力量。
撰稿:张小明
摄影:张卓
初审:冯海杰
复审:苏江
终审:余正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