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5月25日,2021-2022年度广东省职业院校学生专业技能大赛“全栈应用开发技能”赛项在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举办,来自广东省29所高职院校56支队伍参加。由机器人学院黎红源、余正泓、冯海杰、刘国如等老师指导的陈树煌、杨佳豪及王仰旭、许秀芹等学生团队组成的两支队伍分别获得一等奖、二等奖。

图1 比赛现场
本次备赛坚持党建引领,因势利导开展赛事思政,如在“口罩识别检测程序开发”任务辅导延伸至2022北京冬奥会中机器人应用于口罩监督场景,由此开展“北京2022冬奥会彰显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的专题讨论;在改良机械臂药瓶抓取可靠性与稳定性辅导过程,注重培育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因疫情导致比赛时间多次延期而让学生产生倦怠心理的情况下,多措并举开展思政工作激发学生备赛斗志,指导老师以身作则用不畏困难的敬业精神鼓舞学生备赛。

图2 开展“北京2022冬奥会彰显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专题讨论
本次备赛一直坚持“课赛融通、以赛促教”理念,一方面摒弃以往请公假或停课备赛做法,改为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开展通用技能训练,课后针对性辅导强化专项任务攻坚;另一方面将大赛技术技能要求全面融入智能机器人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如:将口罩识别检测程序开发相关任务融入《智能机器人应用与维护》校级金课建设,智能复合机器人平台搭建与基本调试、控制机械臂精准抓取药瓶等相关技能点融入《智能机器人驱动与控制》课程,物品精准识别相关技能点融入《机器人视觉技术》课程,自主建图导航应用相关技能点融入《SLAM技术与应用》《ROS操作系统应用》等,真正将技能大赛中的新技术、新标准、新规范融入课程标准,促进智能机器人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使技能大赛设备及成果受益者由个别拔尖学生惠及到专业全体学生,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图3 课赛融通案例——大赛任务融入《智能机器人应用与维护》校级金课建设

图4 课赛融通案例——《智能机器人应用与维护》课堂观摩比赛演示
后续,智能机器人技术专业将继续秉承“岗课赛证创”五位一体融通理念,强化赛事成果转化,产出更多标志性成果助力工业机器人高水平专业群建设。
撰稿:黎红源
摄影:比赛工作人员,陈嘉鑫,陈树煌等
初审:冯海杰
复审:苏江
终审:余正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