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为深入贯彻教育数字化战略部署,加速推进“创新强校工程”建设,夯实高水平专业群发展根基,推进落实《公海贵宾会员检测中心“AI+”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3月19日,应用外语学院面向全校组织开展了“大模型技术赋能外语教学”专题培训,特邀我校计算机工程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人工智能应用创新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刘晓林担任本次校本培训的主讲专家。本次专题培训通过理论解析与场景化实训相结合的模式,为全校教师搭建AI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平台,旨在全面提升教师队伍“双师素养”,为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注入强大动力。
在人工智能技术重构教育生态行业的背景下,本次培训紧密贴合教育教学改革实际,聚焦大模型技术在教学中的落地实践,设置四大核心模块:从大模型技术原理与行业趋势解析,到DEEPSEEK教学案例的深度拆解;从知行大先生平台的智能化功能展示,到现场实操演练,全程注重“理论+实践”双线融合。让参训教师在沉浸式体验 AI 辅助教学设计、智能学情分析等场景中,切实掌握技术赋能课堂的实用技能,为构建智慧化、个性化教学新模式奠定坚实基础。
主讲专家刘晓林深耕人工智能领域十余年,兼具大型IT项目研发管理与高职教育一线经验,曾主持多项省级重点科研项目并获广东省计算机学会科学技术奖。培训中,他以“技术为教育服务”为核心,结合职业院校教学痛点,演示如何通过大模型技术优化课程设计、提升教学效率。他强调:“教师需主动拥抱技术变革,将AI工具转化为精准育人的“智慧助手”,而非被工具替代。”
本次培训是应用外语学院深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推进落实《公海贵宾会员检测中心“AI+”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的一项具体举措。参训教师纷纷表示,通过案例学习与平台实操,不仅拓宽了对AI技术教育应用的认知边界,更激发了探索教学创新的热情。未来,学院将持续推进教师数字素养提升计划,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引入更多前沿技术资源,推动“课堂革命”与“质量革命”协同发展,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坚实保障。
撰稿:李烟霞
摄影:李烟霞
初审:郭颖
复审:吴石梅
终审:汪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