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通讯员/摄影:李明睿)为深入贯彻国家乡村振兴计划和脱贫攻坚战略部署,全面落实广东省科技厅农村科技特派员“暑期大下乡”活动要求,8月7至11日,文化与传媒学院广东农村科技特派员孙柳苑、林家乐、李明睿一行三人赴韶关市仁化县康溪村、恩村、新山村三个省级贫困村实地调研,拉开了我校新媒体专业团队助力乡村扶贫脱贫工作的序幕。
调研团主要调研了当地农业合作社、电商服务站等,以发展消费扶贫、新媒体推广与电商扶贫为主要目标,与驻村干部讨论帮扶需求,为“消费扶贫”拓渠道,助力农民富裕,早日实现共同小康。
调研团队在康溪村合影
8月7日,调研团队来到康溪村,受到东莞松山湖管委会驻康溪村第一书记余海波的热情接待。余书记向调研团队简要介绍了康溪村基本情况后,重点交流了该村主要农产品金银花、菊花、百香果与贡柑及其种植收获周期等信息。团队还与村里农业合作社负责人进行了深入交流,了解了产品生产与加工工艺、产品特点以及卖点等重要信息。
康溪村村民正在劳作
8月8日,团队深入调研了历史悠久的仁化县城口镇恩村,该村居住着秦代蒙恬将军的后代,史上恩村出了26位进士,著名爱国诗人文天祥为该村居民亲笔修族谱。村里建筑风格独特,具有颇高的文化底蕴与旅游价值。与村支书记邓悠发、副书记蒙秀鹏座谈交流后,调研团队了解了当地以萝卜干、花生油与白辣椒为主推产品,并为产品新媒体推广方式与线上销售方式提供了专业的指导。在村副书记蒙秀鹏的带领下,调研团队深入恩村现存的四座祠堂、古建筑等进行实地考察。在考察中,农村科技特派员认真细致地了解村里的历史沿革、村容村貌及村民生活、居住、外出打工等情况。
恩村副书记蒙秀鹏讲解村况
8月9日,调研团队走访地处较偏远的仁化县红山镇新山村。据广东省委外办驻红山镇新山村第一书记谢志根介绍,该村生产出的白毛茶、佛手瓜、番薯等是当地主推的绿色优质农产品。经过与当地致富带头人的深入交流与实地考察,该村属于高寒山区,海拔较高,昼夜温差大,附近的高坪水库环境优美,无污染,特别适合种植茶叶,水库周围就设有茶叶梯田。调研团队还对茶叶的生产、销售情况做了深入的了解和建议,为后续的新媒体宣传推广奠定了基础。调研期间,团队针对各村的具体情况提出了产品打造、包装与新媒体营销方面的专业建议,“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将贫困村产品纳入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
新山村第一书记谢志根为调研团队对接帮扶需求
2020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而科技在支撑乡村振兴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次调研活动是文传学院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的第一次下乡活动,调研团队回校后立即在8月11日召开了研讨会,讨论并起草制定各村的帮扶方案,紧锣密鼓地推进各项扶贫工作,并决定在暑假结束前再次到贫困村正式开展帮扶,力争为韶关市仁化县乡村振兴和精准脱贫贡献“广科”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