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海贵宾会员检测中心(中国)有限公司-环球百科

文传学院第六次邀请珠海市红十字会来校开展应急救护培训

2024-10-28


本站讯 为普及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生命安全和应急救护意识,提高应急处置和自救互救能力。1026日,文化与传媒学院联合珠海市红十字培训中心在23栋“一站式”学生社区服务中心开展为期一天的应急救护培训,此次参训人员包括文化与传媒学院党、团、学、社学生骨干以及班主任、辅导员等共计40余人,培训讲师为珠海市红十字培训中心的谭俊全老师、郑玲玲老师和郑晓敏老师。


培训前,文传学院学工部部长蓝飞鹏着重强调了学院对提升学生急救能力与救护意识的高度重视。学院每年都会定期组织应急救护培训工作,以切实增强学生的急救技能,此次培训为第六期活动。本次培训活动分理论学习、操作演示和亲身实践三个环节展开,内容包括红十字运动与救护概论心肺复苏术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使用操作流程创伤救护技术意外伤害等多个模块。活动伊始,郑晓敏为大家普及系统性救护常识为后续学习筑牢坚实理论基础谭俊全通过详细讲解和现场演示,向学生展示紧急情况下准确判断患者状况的方法,并亲自示范心肺复苏正确手法。该技能对挽救突发心脏骤停患者生命至关重要,学生们聚精会神学习,积极参与模拟演练,力求掌握每个关键步骤。

郑晓敏老师向学生讲述自动体外除颤仪(AED)使用步骤,即开机-贴片-插电-放电,学生们通过实际操作练习,熟悉了AED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创伤救护技术主要包括止血、包扎、固定谭俊全向学员们展示遇到伤员进行抢救时的整套规范流程。结合实际案例,生动地演示了遇到创伤时不同身体部位对应的包扎方法,并向学员们介绍了最基础的创伤救护方法——压迫止血法。学生们两一组进行实际操作练习,掌握了在紧急情况下如何快速、有效地对创伤患者进行初步救治。

针对意外伤害中的气道异物梗阻和烧烫伤等常见情况,郑玲玲也进行了详细讲解应对方法传授。学生们学习了遇到气道异物梗阻时不同情况的三种救护方式,以及在烧烫伤发生时的紧急处理措施,如冷却、包扎等,提高了应对意外伤害的能力。在经过系统学习和实践操作后全员考试合格,获得《红十字救护员(初级)》证书。

党的二十大明确指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文化与传媒学院一直高度重视学生的安全教育问题和综合素质培养,每年开展普及性讲座2救护员证培训1次。截至目前,救护员证培训班已成功举办六期,累计培训人数超过200人。学院学工部的所有辅导员均已取得救护员资格证书,并已持证上岗。这一举措不仅普及了应急救护知识,使更多人群受益,还显著提高了师生的应急救护能力。在校园营造浓厚的关爱生命、互助互救氛围,切实强化了学校安全教育工作,为创建平安校园奠定了坚实基础。


摄影:黄禧恩

文字:汤杏君

初审:张梦莉

复审:蓝飞鹏

终审:廖海生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