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7
本站讯 为加强学生急救教育,推进急救知识普及、急救设施配备、救护技能培训等工作,切实提高学生自救、互救的实践操作能力,守护学生安全与健康。10月16日,文化与传媒学院诚邀珠海市红十字会在教学楼1-306课室开展应急救护校园讲座,共有100名学生参与,活动由文化与传媒学院学工部部长蓝飞鹏老师主持。
本次培训活动分理论学习、操作演示和亲身实践三个环节展开,内容涵盖了护佑生命的基本理念、应急救护的原则及程序等多个方面。专业讲师通过生动的讲解和详细的演示,向学生们传授了气道异物梗阻急救法、成人心肺复苏等关键急救技能,同时安排学生轮流上阵实践操作。
活动伊始,珠海市红十字培训中心主任林少珊,作为我院 2010 届文秘专业优秀毕业生及我院特聘安全教育培训师,参与了此次活动并阐明讲座学习内容与目标。讲座过程中,培训老师采用模拟演示、手把手操作等场景化教学模式,让学生们充分学习到了专业急救知识,具体包括心肺复苏+自动体外除颤仪(CPR + AED)、气道异物梗阻和创伤救护技术等内容。讲师特别强调了“黄金四分钟”在心肺复苏中的重要性,即心脏骤停发生后,如果能在4分钟内正确进行心肺复苏,将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在呼叫和救助学习环节,培训部部长郑玲玲系统阐述急救重要性及科学急救方法。培训讲师张健斌亲自示范心肺复苏(CPR)手法,并邀请三名同学上台实践。随后,郑玲玲老师向学生讲述自动体外除颤仪(AED)使用步骤,即开机-贴片-插电-放电,还让学生进行了实操。在创伤救护学习环节,张健斌老师向学生讲述成人气道异物梗阻、创伤止血包扎的急救技能操作流程,并用三个“最”——最直接、最简单、最方便来形容此方法,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此次讲座通过专业指导和丰富的教学形式,有效提升了学生们的急救技能水平。实战演练过程中,培训师密切关注学生情况并进行针对性指导,直至学生完全掌握操作要领。培训师讲解专业精彩,学生学习认真专注,现场气氛热烈。
通过此次培训,我院师生进一步掌握了急救的基本常识和动作要领,增强了应对突发急救的能力。同学们纷纷表示,此次培训让他们受益匪浅,掌握了实用的急救技能,将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应用。
此次活动是我院推进安全教育的重要举措之一,学院将继续加强大学生健康教育工作,不断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筑牢健康校园安全防线。
摄影:叶成茵
撰稿:卓恩敏
初审:张梦莉
复审:蓝飞鹏
终审:廖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