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16
第一站来到斗门镇南门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了解粤剧的起源和发展。600多年前,宋太祖赵匡胤的族裔因做官而迁居斗门区南门村,与当地的融合形成了以粤方言五邑话的语言体系。100多年前,这个隐藏在珠海的“皇族”村落,一直有着粤剧传承的传统。村民自发成立南门村曲艺社已有80多年的历史,是斗门区“中国曲艺之乡”称号的生动缩影。实践团通过走近曲艺舞台,通过镜头记载粤剧发展的故事,感受了斗门区“中国曲艺之乡”的文化魅力。
第二站走近了斗门镇小濠涌村的小濠涌党史教育基和邝氏宗祠。斗门镇小濠涌村是斗门红色革命的摇篮,是斗门地区党组织的发祥地,小濠涌不仅历史久远,宗族文化底蕴深厚,在近代,小濠涌还是斗门的革命前沿根据地。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小濠涌党支部点燃了斗门的抗日烽火,对斗门地区各乡村党组织的建立发展、抗日武装和黄杨山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取得抗日斗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实践团的同学们踏入了中共小濠涌教育基地,在热心居民的深情讲述下,他们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穿梭于“东方欲晓”、“民心所向”、“星火燎原”、“抗日救亡”、“八区战事”、“斗门解放”、“精忠报国”、“革命之家”及“前赴后继”九大主题展区之间。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每一段文字都跃动着不屈的民族精神,让青年们在一场视觉与心灵的冲击中,重温了斗门区党的光辉历程,深切感受到了小濠涌乃至斗门地区党组织与武装力量发展的波澜壮阔与艰难险阻。
邝氏宗族人才辈出,在近代史上,邝族后人为斗门近代革命历程写下了光辉的篇章。1937年9月20日,邝任生与邝叔明、邝振大、邝健玲等人组建了中国共产党中山县八区第一个党支部—小濠涌党支部,并任支部书记。这也是珠海历史上第一个党支部。
为了更好宣传斗门镇的文旅资源,实践团通过参观故居、博物馆、结合采访、观戏等多种形式进行实地调查活动并对邝任生在斗门开展革命故事为原型进行《薪火》剧目编创,真实地再现那段波澜壮阔的红色故事,剧目预计暑期会在大赤坎文化礼堂精彩上演,将为观众带来一场震撼心灵的文化盛宴
撰稿:康茵桐
摄影:王智鑫
初审:李跃进
复审:章敏 戴文瀚
终审:廖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