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星火燃梦乡野——直击“科技赋能乡村,创新点亮生活”科技培训现场
本站讯 无人机在空中划出银色轨迹,智能小车灵巧绕开障碍物,稚嫩的欢呼声与掌声此起彼伏……近日,一场充满未来感的科技浪潮涌入珠海市三灶镇中心村。由校团委、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职业教育大数据研究院联合主办,汽车工程学院与三灶镇中心村联合承办的“科技赋能乡村,创新点亮生活”科技培训活动,正以科技为笔,为这座滨海村庄绘就一幅乡村振兴的创新图景。
高校智慧“嫁接”乡土需求
“鱼塘装上光伏板真能既发电又养鱼?”“我家的空调耗电量大,能改造吗?”在科技讲座现场,村民的提问如潮水般涌向讲台。在“科技点亮乡村未来”的科技讲座上汽车工程学院大学生科创团队带来的“新试界”汽车安全检测系统、“制冷大师”节能技术及“绿能卫士”生态项目,以“安全、节能、生态”三大关键词叩击乡村振兴痛点。
“光伏板遮阳降低水温,能减少鱼群病害,发电受益还能反哺养殖成本。”团队成员刘金涛指着模型详细讲解时,养殖户陈伯激动的说:“这套系统要是落地,我家30亩鱼塘每年能多赚5万元!”现场更有村民拽着“智能温控”组学生追问老宅电路改造方案,科技与民生的火花在此激烈碰撞。
童眸里的未来自光
在无人机投递技能培训现场:“往左飞!小心树枝!”无人机训练场上,12岁的林小宇紧盯屏幕,操纵无人机穿越层层障碍。一旁的志愿者半蹲指导:“想象你是春耕时的飞手,这筐‘农药’要精准投到第三棵荔枝树下。”当无人机稳稳降落在目标区时,围观家长们的掌声让小宇挺直了腰板。
在可编程智能小车培训现场:智能小车赛道俨然成为“小小工程师”的战场。五年级的王梓轩与伙伴们围坐在编程平板前,为小车设定行进路线。“前进3秒,右转90度!”当小车完美避开模拟沟壑抵达终点时,孩子们蹦跳着击掌,眼中跳动着发现新大陆般的兴奋。带队的张老师感慨:“这些孩子第一次知道,手机游戏外的代码世界更令人着迷。”
从“新奇”到“新农”的跨越
活动尾声,一场特殊的“科技问诊”在村委会议室展开。养殖大户黄海波带着无人机拍摄的百亩虾塘全景图,向团队请教水质监测方案;民宿老板陈姐则对智能温控系统穷追不舍:“能不能给我的客房装个自动调节温度的‘大脑’?”
面对村民的热切需求,团队负责人告诉社区居民,“我们汽车工程学院已经课我们中心村建立党建联建关系,后边将逐步建立‘科技惠农服务站’,定期派师生团队驻村,把今天的‘技术种子’培育成‘致富果实’。
“科技赋能乡村,创新点亮生活”乡村科技培训活动,旨在将科学知识和科技进步带入乡村,提高农村居民的科学文化素养,加强青少年学科学、爱科学的意识,在实践体验中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意识,推广高校科研成果,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并促进乡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开展科普进乡村活动,鼓励和引导居民参与农村科普活动,让乡村居民能够充分获得科学知识的普及,逐步改善生活品质,推动农村社会的发展。
撰稿:邝诗蕾 蔡咏心 罗力源
摄影:邝诗蕾 郑舒敏
初审:高娟
复审:毋海亮
终审:吴云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