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9
本站讯 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以青春力量赋能乡村振兴,公海贵宾会员检测中心“石榴籽・智联心”数智乡村青春行实践团的青年学子积极地投身于“百千万工程”建设热潮。实践团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依托,围绕生于台山、奉献新疆的革命烈士林基路生平事迹,匠心打造系列文创作品,一场以革命先烈林基路生平事迹为核心的创新实践,正跨越山海,在广东台山与新疆库车两地生动铺展。
AI还原历史场景,台山库车“同框”叙事
依托AIGC技术及融媒体技术,实践团创作以革命先烈林基路生平事迹为主题的AI绘本,该绘本将台山侨乡骑楼、库车古丝绸之路遗迹、塔克拉玛干沙漠风光等元素巧妙融入内容。同时,实践团结合调研、整理的20万字文字资料建立语料库,有针对性地训练人工智能更精准还原历史场景,两地民俗风情与历史文化在虚拟空间交汇,构建出独具一格的视觉叙事体系。
在此基础上,实践团将该AI绘本进一步转化为墙绘、短视频等喜闻乐见、易于传播的形式载体,生动地“同框”展现林基路故乡广东台山与曾工作地新疆库车的地域风情与历史文化,在两地间架起一座文化桥梁,用真心促进民族团结交流。
图1 实践团创作以革命先烈林基路生平事迹为主题的AI绘本
图2 实践团将AI绘本转化为墙绘设计
“石榴籽”IP萌动青春,革命精神走进日常
团队在深入挖掘两地文化特征的基础上,把握文化内核并进行创新转化,设计出极具象征意义的文创IP形象“石小粤”“榴小新”。这组IP形象以台山学生与库车学生为原型,融合两地文化元素,通过服饰上的“木棉花”、“石榴籽”等细节生动传递两地人民的精神风貌。根据这一IP,团队开发了便利贴、徽章、表情包等许多衍生产品,将革命精神转化为可感知、可触摸的文化载体,推动红色文化悄然融入当代青年的日常点滴,也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团用青年创意与新媒体手段打造IP、讲好故事、打通渠道,让精神塑造成品牌、让乡村被看见、振兴有动能。
图3 实践团成员创作两地学生形象的动漫IP和表情包
“行走的课堂”上线,步数解锁红色故事
为切实增强互动体验,实践团发挥专业优势、链接资源力量,创新开发了“重走英雄路”微信小程序。小程序中嵌入林基路革命精神问答智能体,该智能体依托20余万字《林基路传》语料库构建对话大模型,整合实地走访资料与网络权威信息,打造出沉浸式红色文化体验平台。小程序以林基路生平为脉络规划红色文旅路线,搭配步数打卡等互动功能,让用户在运动体验中感悟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同时,小程序内置实践团精心摄制的风土人情微视频与AI数字人微短剧,云端助力台山市都斛镇、库车市等地文旅资源宣传推广。实践团以数字技术为支撑构建起轻量化、互动强的文化传承平台,借助技术搭建一座连接历史与未来、游客与乡情的“数字桥梁”。
图4 实践团成员开发的“重走英雄路”微信小程序以及内嵌的问答智能体
当林基路跨越时空的精神力量通过AI绘本、文创IP与数字应用重新焕发生机,粤新多民族之间的文化对话也由此翻开崭新篇章。以科技为桥、以文化为媒,团队将继续深挖林基路革命精神内涵,推动乡村振兴与文化传承协同发展,为新时代红色基因的传承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鲜活范本。
撰稿:李琳 杨雪婷
摄影:黄楚珊 谢嘉敏
初审:陶玲
复审:吴国庆
终审:陈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