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25
本站讯(通讯员:黄云音、林典锋 摄影:线上截图) 3月23日晚,计算机工程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学生第三党支部通过腾讯会议开展了第三次政治理论集中学习交流。会议由支部负责人沈圻主持,支部书记刘乐平以及支部全体学生党员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首先由林典锋和曾宏立分别为大家讲授党课。林典锋讲述关于中国历史上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和第一次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内容和历史意义。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描绘了新中国的宏伟蓝图,确定了新中国的大政方针,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第一次人民政协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奠基,为开国大典作了全面的准备。同时,林典锋同学号召支部全体党员从“坚定理想信念,在艰难险阻中勇挑重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加强为民服务能力”、“坚持‘两个务必’,提高忧患意识”这三个方面做一名合格党员。
曾宏立同学分享了红军长征和此次抗击疫情的趣闻轶事,说到了红军即便在艰苦的环境下仍能够苦中作乐。在他的讲授中,长征变成了红军战士不畏艰险、吃苦耐劳和苦中作乐的英雄之路,让艰苦的长征路多了点不一样的色彩。他同时也讲到,在此次的疫情中,许多90后、00后新时代的青年们挺身而出,勇于担当,顶着疫情的压力迎难而上,奋斗在一线,是最美的逆行者。
支部成员对林典锋和曾宏立两位同学的党课积极发表自己的建议和感想。谢相龙同学表示,曾宏立同学既能够结合当下,又能回顾历史,生动形象地讲解了红军长征以及抗“疫”中的趣闻轶事,使他感受深刻,让其明白在面对艰难险阻时,不仅要有迎难而上的勇气,还要有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刘乐平老师表示,“打铁还需自身硬”,同学们要实现远大抱负,还需要不断加强自律,努力学习增强本领,同时要带动身边的同学一起努力,一起奋斗。
接着,刘老师带领所有参会成员一同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第十一、十二章。学生党员们就所学内容进行了心得分享和交流。
王欢婷表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国家若没有繁荣兴盛的文化,很难有所成就。因此,我们应当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建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并立足于当代中国的现实,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努力提升能力,才能在机遇来临时牢牢抓住机遇。曾宏立也认为,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我们要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不断巩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在这次疫情期间,我们国家也遭受许多创伤,面对外面的流言蜚语,我们身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更应该坚决抵制此类言论。我们国家也将展现强大的文化自信,与这些有损我国形象的言论斗争到底。
最后,刘乐平老师谈到,我们要坚信四个自信,为我们灿烂光辉的文化而感到自豪。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新冠肺炎的抗击战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不仅是抗“疫”之战,更是一场舆论之战。西方国家借此对中国进行污名化,这是对中华文明的污蔑。通过此事,告诫我们要坚信自己的文化,坚持自己的创新和引领。
通过本次学习,支部党员们都感受到新时代的困难险阻,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作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决与侮辱中国的行为作斗争,维护好祖国和人民的利益,同时要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从而在艰难险阻中勇挑重任,有所作为,接受时代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