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26
工学博士,计算机应用专业教授。1963年12月生。专业领域为计算机应用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电磁兼容技术。
教育经历
1982.09-1986.06 华南理工大学(原:华南工学院)化学工程二系化学纤维专业本科学习
1995.02-1996.11 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系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班学习
2002.09-2005.06 华南理工大学电信学院电路与系统专业博士研究生学习
专业经历
1986.06-1989.06 华南理工大学科技处,助理工程师
1989.07-1993.05 广东省科技干部学院广东科城技术开发中心,工程师,副主任
1993.05-1995.05 广东省科技干部学院科发公司,工程师,经理
1995.05-2004.12 公海贵宾会员检测中心建筑工程系,讲师、副教授
1996.03-1996.05 受省教育厅委派,前往香港理工、黄克骏工学院讲学
2004.06-2005.11 公海贵宾会员检测中心电子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副教授、教授,所长
2005.12-2011.12 公海贵宾会员检测中心教务科研处,副处长、电子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教授,所长
2012.01-2019.11 公海贵宾会员检测中心计算机工程技术学院 教授、院长
2019.11-至今 公海贵宾会员检测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科技与校企合作处处长
余爱民教授是广东省第五批“千百十人才工程”省级培养对象(2011年以优秀档次通过验收),国际著名学术团体-IEEE会员(Number:80003053),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课程建设专门委员会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职业教育发展委员会副主席,广东省教育厅高职教育信息技术类专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计算机学会高职高专分会理事长,珠海市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珠海市服务外包行业学会副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审专家组专家,广东省科技项目评审专家组专家,广州市科技项目评审专家组专家,广州市应急管理专家,珠海市企业创新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珠海市公共资源交易评标专家,珠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科学技术委员会专家,珠海市特聘学者。
在科研工作方面,先后主持承担科研项目43项,其中各级政府立项的科研项目31项,取得科研成果20多项,获得国家专利13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获得政府的科学技术奖励5项, 广东省教学成果奖2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46篇。
熟悉通信系统的电磁兼容技术(EMC),具有较深的理论研究水平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迄今,他在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已28年,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先后主讲过10多门基础课和专业课,培养和指导了5名硕士,其所在团队的中青年教师中有29位中青年教师分别晋升了职称:教授10人、副教授12人、高级工程师3人、工程师2人、实验师2人。
熟悉多媒体网络、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对计算机宽带无线通信技术有着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1999-2003年间,他负责组建了国内较大规模的WLAN网络——清远市清新公众无线信息网络(无线覆盖面积20多平方公里)。
主要学术成绩:
余爱民教授取得的学术成果比较丰富,其主要学术成绩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
1.在计算机图像处理方面,研发了适应网络传输的医学影像视频可扩展性压缩编解码算法和医学影像视频压缩存储处理技术,采用基于FPGA的硬件架构,建立了基于SOC的底层驱动开发的满足医学影像视频高质量图像要求的专用模数转换电路,实现了医学影像视频Y/C信号、复合信号及RGB信号间的彩色空间转换和医学影像视频的数字化自适应转换功能;研制了面向临床应用的一体化医学视频无线传输产品:RISPro
WVNC,填补了国内空白,2009年珠海市科技进步奖、获得广东省2010年度科学技术三等奖;
2.在计算机无线通信方面,利用远程无线链接技术将相距几十公里的有线和无线网络有机联系起来,搭建了符合山区(海岛)特点的高效、实用的山区信息化网络,获得广东省2007年度科学技术三等奖;
3.在通信基站的防雷技术方面,建立了计算地球表面电场的数学模型,提出了“首次雷电闪击的地面临界电场”的概念,研制了“WLAN基站智能型防雷电源”和“智能型雷电保护检测装置”,在清新县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中进行了多年的实际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获珠海市2005年度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余爱民教授的详细学术成绩如下:
(一)获得政府科学技术(科技进步)奖
1.基于SOC技术的医学影像宽带无线通讯系统——获广东省2010年度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证书号:B05-0-3-06-R01,粤府证[2010]1060号;文件号:粤府[2010]40号)
2.基于SOC技术的医学影像宽带无线通讯系统——获珠海市2008年度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证书号:2008-J-3-06-R01,文件号:珠府[2009]151号)
3.WaveLAN在信息网络中的应用——获广东省2007年度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证书号:B05-3-09-R01,粤府证[2007]2004号;文件号:粤府[2007]65号)
4.微波无线局域网在山区(或海岛)的应用研究——获珠海市2005年度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证书号:2005-J-3-01-D01;文件号:珠府[2006]133号)
5.清新县公众信息微波无线网络——获清新县2002年度科技进步奖(文件号:清新委发[2002]19号)
(二)教育教学成果奖(2项)
1. 基于“产教融合”的“异步教学组织形式”的创新与实践——获第八届广东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职业教育)一等奖
2. 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教学做一体化与项目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获第七届广东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二等奖
(三)专利技术、软件著作、省级鉴定的科研成果(20项)
1. 发明专利:超高频电子标签识别器,第一成果人
2. 发明专利:智能型微波基站雷电保护检测装置,第一成果人
3. 发明专利:采用FPGA实现X光非标视频数码自适应转换方法,第一成果人
4. 发明专利:一种基于wifi热点的位置共享方法及系统,第三成果人
5. 发明专利:指纹保险柜的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第二成果人
6. 发明专利:一种在线无损检测钢材含碳量的方法,第二成果人
7. 实用新型专利:无线局域网基站防雷电源,第一成果人
8. 实用新型专利:医学X光非标视频数码自适应转换装置,第二成果人
9. 实用新型专利:中心加载短路对称振子标签天线,第二成果人
10. 实用新型专利:UHF射频识别读写器,第三成果人
11. 实用新型专利:领结型标签天线,第四成果人
12. 外观设计专利:X光非标视频自适应数码转换装置外壳,第二成果人
13. 外观设计专利:一体化手术视频数码转换存储传输装置外壳, 第二成果人
14. 开发计算机网络软件一套:基于WLAN的办公自动化软件,第一成果人
15. 开发计算机图像处理软件一套:医学X光数字影像处理系统,(证书号:第0354283号)第二成果人
16. “微波无线局域网在山区(或海岛)的应用研究”,省科技厅科研成果鉴定,水平为“国内领先”; 成果证书号:粤科鉴字[2003]第178号第一成果人
17. “WaveLAN在信息网络中的应用”,省科技厅科研成果鉴定,水平为“国内领先”;成果证书号:粤科鉴字[2003]第179号第一成果人
18. 无线局域网基站的防雷研究和应用”,省科技厅的科研成果鉴定,水平为“国内先进”;成果证书号:粤科鉴字[2006]第192号第一成果人
19. “宽带无线接入基站抗雷电电磁脉冲(LEMP)电源系统的研究”,省科技厅科研成果鉴定,水平为“国内领先”;成果证书号:粤科鉴字[2006]第193号 第一成果人
20. “基于SOC技术的医学影像宽带无线通讯系统”,省科技厅的科研成果鉴定,水平为“国内领先”;成果证书号:粤科鉴字[2008]第267号,第一成果人
(四)主编、参编教材
1. 《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基础教程》,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9月出版,ISBN 7-5046-3156-6/TP-168 ,独立编著
2. 《Auto CAD12.0入门教程》,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年7月出版 ISBN 7-5623-1075-0/TP-399 ,第一作者
3. 《Oracle系统应用开发实用教程》,高教出版社,ISBN978-7-04-035698-4,副主编
(五)主持、参与(主要成员)的科研项目
1. 主持了“前列腺双极等离子电切高清影像系统研究”,项目负责人,排名第一——广东省2012年社会发展重点项目(粤科规划字[2012]98号),编号:2012A030400029
2. 参与了 “基于位置服务的SaaS平台在中小企业的应用研究” ,排名第三—— 2012年广东省科技厅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专项项目,粤科高字 [2012]171号2012CY037
3. 参与了 “基于位置服务的 SaaS 平台在中小企业的应用研究”,排名第三——2014年珠海香洲区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局科技计划项目,珠香科工贸信[2014]13号
4. 参与了“基于移动位置服务的SaaS平台在中小企业的应用研究”,排名第三——2012年广东省科技厅省部产学研项目,粤财教[2012]393号2012B091100499
5. 参与了“基于GPU并行计算的三维医学影像可视化引擎研究”,在研,排名第二——2011年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粤科基办[2011]5号),编号:S2011010002537
6. 主持了“医学X线数字成像技术的研究”,在研,项目负责人,排名第一——2010年广东省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项目(粤教师函字[2010]79号)
7. 主持了“基于医疗诊断的低剂量X线数字成像技术研究”,在研
——2010年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粤科基办字[2010]3号),编号:10151064007000000,项目负责人,排名第一
8. 主持了“低成本医学X光数字成像设备的研发”,在研,项目负责人,排名第一——广东省2009年社会发展重点项目(粤科规划字[2009]155号),编号:2009A030200016
9. 主持了“医学视频无线传输控制与感兴区优先描述编码的研究”,已结题验收
——广东省2007年科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07006387项目负责人,排名第一
10. 主持了“医学X光非标视频数码自适应转换系统的研究开发”,已结题验收——广东省2007年科技攻关项目,编号:2007B010400059,项目负责人,排名第一
11. 主持了“医学视频数字化网络传输系统产业化研究”,已结题验收
——2007年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编号:2007B090400021项目负责人,排名第三(注:三家联合,企业排名第一,华南理工大学第二,科干院第三)
12. 主持了“基于SOC技术的医学影像宽带无线通讯系统的应用研究”,已鉴定结题——广东省2006年科技攻关项目,编号:2006B11501005 项目负责人,排名第一
13. 主持了“校园网络管理系统建设的研究”, 已结题验收——广东省2006年科技攻关项目,编号:2006B60101003 ,项目负责人,排名第一
14. 参加了“细微小孔自适应复合钻削加工与智能控制研究”,已结题验收
——广东省2006年科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06025546,项目组成员,排名第二
15. 主持了“OFDM在宽带无线接入系统中的应用研究”,已结题验收
——广东省2005年科技攻关项目,编号:2005B10101016,项目负责人,排名第一
16. 主持了“微波无线局域网在山区(或海岛)与互联网远程互联的应用研究”——广东省2000年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编号:2KM00203G,已鉴定结题,项目负责人,排名第二
17. 主持了“Wave LAN在信息网络中的应用”——广东省2001年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编号:2001B40301, 已鉴定结题,项目负责人,排名第一
18. 主持了“无线局域网基站的防雷研究和应用”
——广东省2002年重点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02B40303,已鉴定结题,项目负责人,排名第一
19. 主持了“宽带无线接入基站抗雷电电磁脉冲(LEMP)电源系统的研究”
——广东省2004科技项目,编号:2004B40401002),已鉴定结题,项目负责人,排名第一
20. 主持了“清远市清新县公众信息无线网络”,已鉴定结题,项目负责人,排名第一
——横向科研课题。该网络为远程无线局域网,覆盖面积近20平方公里,是我国当时最大的无线局域网之一。2003年由广东省科技厅鉴定为:国内领先。
21. 主持了“粤西丛生竹可持续利用技术研究”——广东省2003年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03C201040),已结题验收,项目负责人,排名第一
22. 主持了“珠海市计算机系统电磁干扰与信息泄露抑制技术的研究”
——珠海市2004年科技计划项目,编号:PC 20041103,已结题验收,项目负责人,排名第一
23. 主持了“跨平台的综合宽带无线网络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广东省2002计划项目,编号:2002C1010106,已结题验收,项目负责人之一,排名第三
24. 主持了“珠海市“智能交通系统 (ITS)平台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珠海市2003科技项目,编号:PC200320010,已结题验收,项目负责人之一,排名第三
25. 参加了“抑制电磁干扰的高性能电磁屏蔽涂料的研究”,已结题验收
——广东省2007攻关项目,编号:2007B010600054,项目主要成员,排名第三
26. 参加了“INTERNET网络系统日志信息提取技术研究”
——广东省2001计划项目,编号:2001C10203,已结题验收,项目组成员,排名第三
27. 参加了“新型智能小区家庭网络综合控制系统的开发”
——珠海市2005年科技计划项目,编号:PC20051026,已结题验收,主要成员(排名第三)
28.参加了“无源RFID技术在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广东省2003计划项目,编号:2003C40406,已结题验收,项目组成员,排名第三
29、参加了“基于线调频小波理论的电力系统突变信号处理”——广东省03年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033044,已结题验收,,排名第三
30、主持了“广州空军司令部自动化指挥中心通讯管理系统”(已结题),
——横向科研课题,1993.05结题项目负责人,排名第一
31. 主持了“广东省无线电管理委员会移动通讯监控网络系统”(已结题验收),——横向科研课题,1993.08结题。项目负责人,排名第一
32. 主持了“华南理工大学无线电研究所微机辅助线路设计系统”(已结题验收),——横向科研课题,1994.03结题。项目负责人,排名第一
33. 主持了“香港金泰集团清远化纤公司产品检测与标签系统”(已结题验收),——横向科研课题,1997.07结题。项目负责人,排名第一
(六)近期出版的论文.:
1. 余爱民,阜艳.数字化医学影像技术的进展分析[J],中国医疗设备,2010.12,25(12):P38-41
2. 朱亚兴,钟灵,余爱民.基于模糊推理的彩色图像噪音消除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2,48(15):P177- P180
3. Wengquan Zeng,Aimin Yu,Yan Fu. Research on CT Image Display Technology based on Regional Details[C], 2011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January 7-9, 2011,Mumbai,India,P674- P677.
4. 庞志赟,余红,龙巧玲,余爱民.医学X射线数字影像的灰度均衡技术[J], 中国医疗设备,2011,26(6):P31-P34
5. 吴永,余爱民.单片机系统F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与仿真[J], 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0,(3):P134-P138
6. 胡国胜,王荻,余爱民,周巧婷.带形状参数的2m+2 次Ball 曲线构造及应用[J],工程图学学报,2009.5 :P69-79
7. 余爱民,陈杰,王华.医学X光视频的数字转换设计[J],中国医疗设备,ISSN-1674-1633/CN11-5655/R,2009.8,24(8):P36-39
8. 余爱民,王华,张延武.嵌入式平台下医学视频屏幕菜单式调节方式的实现[J],中国医疗设备,ISSN-1674-1633/CN11-5655/R,2008.2,23(2):P5-7
9. 梁保家,余爱民.通信基站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J],五邑大学学报,ISSN-1006-7302/CN44-1410/R,2008.2,22(1):P73-75
10. 基于2.4GHz无线网络的医学视频传输技术,科学技术与工程,CN11-4688-T,2007,5:p21-24
11. 基于SOPC技术的医学视频网络传输系统的研制,医疗卫生装备,CN-12-1053/R,ISSN-1003-8868,2007,9,28(9):p11-13
12. 基于FPGA的非标准视频转换算法,医疗卫生装备,CN-12-1053/R,ISSN-1003-868,2007,9,28(9):p14-15
13. 基于大系统控制论的重大突发事件处理系统研究,计算机应用研究,2007,3,24(3),p92-97
14. 26GHz LMDS在雨区中传输的分析,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N 11-1775/TP,ISSN 1000-7024 2007,3,(5),p729-731
15. Analysis on the Signal Attenuation of Rainstorm for 2.4GHZ Remote Wireless Transfers Chain Circuit,Th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and Computer, USA ISSN 1548-7709,,2007,2(2):65-68
16. Analysis Relation of Ground Electric Field and the First Lightning Strike ,Th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and Computer, USA ISSN 1548-7709,,2005,2(2):p77-81 (已被EI收录)
17. Application of Ground Electric field in Smart Power Supply against Lightning of Wireless Access Base Station. 2005 IEEE International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Symposium 8-12, August 2005, Navy Pier, Chicago, Illinois USA ,2005,VOL-2:p364-367(已被EI收录)
18. 抑制计算机信息泄露的屏蔽技术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学报,ISSN-1000-565X/CN44-1521/T,2004.32(7):32-35 (已被EI收录)
19. 绑定验证技术在WLAN信息安全中的应用,江苏科技大学学报,ISSN 1006-1088/CN32-1422/U ,2005.19(1):p63-67
20. AP-1000在远程无线局域网中应用的探索,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ISSN 1006-1088/CN32-1422/U 2001.15(5):p54-57
21. 无线局域网基站抗雷电电磁脉冲电源的研究, 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室与教育部学位管理研究生教育司联合主办;P261-264 (已被ISTP收录)
22. 信息设备电磁干扰的屏蔽技术研究——全国电磁兼容学术会议暨微波电磁兼容第七届全国学术会议,103--107
23. 远程无线局域网基站智能供电系统的研究,机电工程技术,ISSN-1009-9492/CN44-1522/TH,2004.33(6):p84-85
24. 远程无线局域网基站的综合防雷,机电工程技术,ISSN-1009-9492/CN44-1522/TH 2004.33(3):p7-8,11
25. 提高无线局域网基站防雷能力的网桥供电研究,机电工程技术,ISSN-1009-9492/CN44-1522/TH,2003.32(6):p39-40
26. 无线局域网信息安全主流技术的探讨,机电工程技术,ISSN-1009-9492/CN44
-1522/TH,2003.32(5):p18-19,22
27. 远程WLAN基站抗雷击电磁脉冲(LEMP)方法的分析,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ISSN-1672-1950/CN44-1571/Z 2004.3(1):p15-17
28. 远程无线局域网的应用与探索,电脑,ISSN 1002-9613/ CN44-1188/TP 2001.157(7):p55-55
29. 2.4GHz无线局域网在室内外传播的路径损耗分析,电讯技术,ISSN1001-893X /CN51—1267/TN,2005.45(1):p35~39
30. 降雨对802.11b WLAN室外传输的影响,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ISSN 1000-7024/ CN11-1775/TP ,2005,26(5):p1205-1207
31. 802.11b无线局域网抵御辐射干扰能力的分析,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ISSN 1000-7024/ CN11-1775/TP ,2005,6,26(6):p1444-1446
32. Application of WLAN in JTAV,2005 IEEE International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Symposium 8-12, August 2005, Beijing, China,VOL-2:p1389-1392(已被EI收录)
33. 2.4GHz 无线局域网在室内外传播的路径损耗分析,电讯技术,ISSN1001-893X /CN51—1267/TN ,2005.45(1):p35-3
34. 基于OFDM的IEEE802.11a标准的同步方法,电讯技术,ISSN1001-893X /CN51—-1267/TN ,2004.44(2):p50-54
35. 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误码率分析,通信技术,ISSN-1002-0802/CN51-1167/TN 2003.140(8):p9-12
36. ISM频段无线局域网的技术分析,后勤工程学院学报ISSN-1007-1369/ CN32-1544/F ,2002,18(1):p47-50
37. TD-SCDMA系统智能天线的重复迭代自适应算法,电讯技术,ISSN1001-893X /CN51—-1267/TN ,2005.45(4):p5-8
38. WCDMA-TDD中的重复迭代自适应智能天线算法,电波科学学报,ISSN 1005-0388 /CN41-1185/TN,2005.20(2):p202-206(已被EI收录)
39. 基于大系统控制论的重大突发事件处理系统研究,计算机应用研究,2007.24(2)
40. 基于FPGA的医学X光视频数字转换设计,公海贵宾会员检测中心学报,2008.12,(2):p5-8
41. 医学X射线数字成像技术的发展及现状,公海贵宾会员检测中心学报,2010.06,12(1):p35-39
42. 医学影像在WLAN中传输技术的研究,公海贵宾会员检测中心学报,2007.12,4(2):p1-4
43. 通信基站对LEMP防护技术的研究,公海贵宾会员检测中心学报,2007.12,4(1):p35-37
44. 避雷针保护范围的仿真分析,公海贵宾会员检测中心学报,2005.12,2(2):p47-50
45. 固定宽带无线接入基站的防雷击电磁脉冲电源,公海贵宾会员检测中心学报,2005.06,2(1):p37-40
46. 无线局域网安全技术的分析,公海贵宾会员检测中心学报,2004.12,2: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