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稳就业”“促就业”决策部署,全面落实教育部“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促进产教融合育人,6月11日上午,副校长潘琦华带队赴江门日报调研交流,文化与传媒学院党总支书记廖海生、院长李双芹,学校“双百行动”驻台山服务队副队长周捷信,网络新闻与传播专业主任记者张建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副教授粱海霞等一行9人参加了本次调研。
潘琦华一行的来访受到江门日报社热烈欢迎。江门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张永源,江门日报社党委委员、副社长刘春阳,江门日报社党委委员、副总编辑谷江民参加了调研。在刘春阳的带领下,一行人实地察看了新闻编辑中心、新媒体中心、“学习强国”江门学习平台编辑部等运行情况,参观学习了江门日报纸媒和新媒体平台采编刊发情况。
交流会上,潘琦华介绍了学校发展基本情况,学校以“双高计划”为牵引,突出内涵建设,在高职院校中名列前茅。她表示,培养人才是我们的目标和追求,学校注重加强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持续强化学生专业技能训练,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要。
李双芹就文化与传媒学院专业设置与建设、人才培养质量、校企合作方式及毕业生就业情况作介绍,学院创新培养方式,打造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建有澳门传媒广科融媒体中心、珠海西部新闻协同创新中心等校内外实训基地,与澳门传媒集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珠海报业传媒集团等企事业单位深度合作育人。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上,融入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培养学生熟练运用剪映、H5等工具的能力,开展校企合作的方式包括外派实习生、规律性开展项目班及订单班等。
廖海生表示,学院致力于为企业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江门日报社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希望借助这一优质平台锻炼学生、促进就业,可以通过实际项目增加合作机会,引导优秀学生来社实习。学校目前已与台山市人社局合作共建青年人才驿站,后续将引导江门籍学生返乡就业创业。
江门日报社党委委员、副总编辑谷江民介绍了江门日报社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创刊三十余年来,报社紧跟时代发展,由纸质媒体扩展到“一网一端一抖多微”(新闻网、客户端、抖音号、微信公众平台及视频号、微博等)的媒介融合发展新态势,在江门地区的综合影响力较强,目前在江门四区三市均设置了驻点记者站。记者站对人才需求较大,建议学校摸底学生籍贯等信息后,引导学生到基层去,到一线去,在自己的家乡进行精准定向的实习。同时也希望实习生能够深度参与内容生产,提前策划,勇于尝试写作、视频、摄影、主持等多种方向,用好全媒体思维呈现内容。
办公室副主任(人力资源负责人)陈丽嫣表示,目前参与报社实习的主要为江门本地新媒体专业大学生,报社会根据学生简历和个人特质,将其安排到相应的采编部门。她详细介绍了学生参与报社实习的具体流程及相应规则、报社内部人才发展通道等。
本次访企拓岗活动达成了诸多共识,为后续开展订单班合作、学生实习实践等打下了坚实基础。
撰稿:张梦莉
摄影:张梦莉
初审:蓝飞鹏
复审:李双芹
终审:廖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