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海贵宾会员检测中心(中国)有限公司-环球百科

【百千万工程】AI赋能美育新实践 巧手绘就美丽新农村

发布者:周小云    发布时间:2025-07-07    浏览次数:34

本站讯 71日至5日,艺术设计学院“艺”路生花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辅导员卓钺、郑光明和专业教师朱建中的带领下,赴广东省台山市斗山镇横江村、浮石村开展以“百千万工程”为背景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结合艺术设计专业优势,围绕“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的核心理念,紧扣乡镇实际需求,通过创意墙绘、AI艺术课堂、地绘游戏区及艺术疗愈等多元形式,开展了为期5天的实践活动,为乡村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画笔为媒,多彩墙绘让古村焕新颜

此次是“艺”路生花实践团连续两年第三次走进横江村,团队始终坚持以乡村实际需求为导向,围绕侨乡风情、家风家训、田园风光等主题进行墙绘创作。队员们顶着高温烈日,将墙面作为画布,用画笔勾勒出展现乡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墙绘作品,吸引众多村民驻足欣赏。这些主题鲜明、富有地方特色的墙绘不仅美化了村庄环境,也成为传承本土文化、增强村民文化认同感的重要载体,成为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也为古村落注入了新的艺术活力。

地面彩绘, 创意游戏激发校园活力

实践团的创意不仅跃然墙上,也延伸到了斗山镇浮石小学的操场。队员们挥洒汗水,在校园空地上绘制出大型互动游戏地绘:色彩斑斓的迷宫激发孩子们的探索欲望;“萝卜蹲”图案区域成为运动游戏的新天地;“跳格子”结合数字认知,寓教于乐;“往前一步”则寓意勇敢迈出成长步伐。这些地绘一经完成,便迅速成为校园焦点。下课铃声一响,孩子们便欢呼雀跃地涌向操场,在迷宫中穿梭、在格子上跳跃、在图案间追逐嬉戏,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校园。这片“欢乐海洋”不仅美化了校园环境,更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释放天性、激发创意、锻炼体能、增进友谊的活力空间。

AI魔法,点燃乡村儿童艺术梦想

为了让乡村儿童接触前沿科技、拓展艺术视野,实践团将美育课堂搬进了浮石小学。指导老师朱建中带来《美育助力小画家——AI魔法帮我画星空》专题讲座,他将人工智能技术与艺术创作巧妙融合,引导孩子们了解AI绘画工具的基本原理,并鼓励他们借助AI技术描绘心中的星空世界。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极大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也让他们首次体验到科技与艺术碰撞的魅力。“AI赋能艺术创作,画笔连接心灵”,这场讲座不仅是一次科技启蒙,更是一次艺术思维的拓展,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探索科技与艺术融合的梦想种子。

艺术疗愈,用色彩传递温暖和希望

除科技艺术教学外,实践团还关注乡村儿童的心理健康,组织开展了《棒绘星空·童梦蔚蓝》和《随机色彩·心灵旅行》两场艺术疗愈活动。在《棒绘星空·童梦蔚蓝》活动中,孩子们手持油画棒,在画纸上自由点绘,无需复杂技巧,点点星光汇聚成银河与星座。这种低门槛、高自由度的创作方式,极大释放了孩子们的想象力,让他们在宁静专注的描绘中感受宇宙的浩瀚与内心的平和,共同编织出属于他们的蔚蓝星空梦;随后的《随机色彩·心灵旅行》则充满了未知与惊喜。孩子们先根据当下的情绪自由画线,再将画纸裁剪成碎片,凭直觉涂鸦色彩,最后重新拼贴组合。没有既定构图,也没有规则限制,红色的热情、蓝色的沉静、黄色的欢快在纸上交融碰撞,形成独一无二的画面,也映照出孩子们最真实的情感状态。这种非预设性的艺术创作过程,有效引导孩子们放下压力,专注于当下体验,开启了一场随心所欲的“心灵旅行”,成为一次独特的情感释放与自我认知的艺术疗愈之旅。

此次“艺”路生花实践团的台山之行,是高校艺术教育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的一次有益探索。团队成员们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学子以专业所长服务“百千万工程”、投身乡村振兴的责任与担当,展现了当代大学生服务基层、奉献社会的精神风貌。他们不仅用艺术装点乡村,还通过AI技术和艺术疗愈理念,为乡村美育注入新思路、新模式,为乡村儿童打开了通向更广阔世界的窗口。

在台山这片充满希望的侨乡热土上,一幅幅墙绘、一片片地绘、一张张笑脸,正交织成乡村振兴的生动图景。“艺”路生花实践团用青春与智慧,绘就出一曲艺术赋能、科技助力、心灵陪伴的新时代乡村振兴协奏曲。

撰稿:郑光明

摄影:“艺”路生花实践团

初审:卓钺

复审:张克琴

终审:刘湘兰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