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广大青年学子投身“百千万工程”建设热潮,7月8日,财会与金融学院青葵乡韵传突击队在学工部部长肖丹儿的带领下,赴江门市新会技师学院开展以 “匠心传承,葵艺理论知识与编织技艺初体验” 为主题的实践活动。此次活动结合江门市新会技师学院的课程特色,深度融合葵艺传承理念与葵灯制作实践。通过葵艺知识学习和鱼灯制作等环节,让非遗理念与青年学生在文化传承中交融共生,为新会葵艺的文化传播助力,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智慧与创新动能。
首先,葵艺实训中心何六妹、陈惠雯两位老师就葵艺的起源、发展等内容进行理论讲解,通过详实的史料和珍贵的作品,队员们深刻认识到:葵艺不仅是岭南文化的活化石,更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更加意识到非遗传承的重要性。
随后,在肖丹儿与何六妹共同带领下深入葵博园,实地考察葵树的生长环境、形态特征和葵叶采摘、晾晒等传统工序。突击队成员体验葵叶定型工艺流程,对葵艺制作有了更直观的感受。通过理论学习与实地考察,队员们对新会葵艺的历史、现状及制作工艺有了全面理解,为后续实践操作奠定坚实基础。
为推动葵艺知识的转化,巩固学习成效,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何六妹、陈惠雯组织突击队成员积极开展葵艺鱼灯、葵花制作,并以互动式交流引导成员积极参与,成员们从中体会到葵艺制作的艰辛。
经过何六妹、陈惠雯“手把手”传艺的方式,青葵乡韵传突击队成员掌握了基础技艺并完成葵艺鱼灯和葵花的制作。通过葵艺制作的实践,突击队成员深刻体会到新会葵艺制作不仅是一门技艺,更是匠人精神的生动体现,认识到只有坚持不懈才能推动其发展。深切领悟到非遗传承需要耐心,只有沉下心、耐住性,才能让古老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此次青葵乡韵传突击队 “匠心传承,葵艺理论知识与编织技艺初体验” 活动圆满收官,这是财金学院积极参与 “百千万工程”、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生动实践。未来学院将以此为新的起点,凝聚文化动力,让非遗焕发生机,持续助力 “百千万工程” 与乡村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撰稿:钟艳 魏薇
摄影:庄佳露 郭曜榕 陈志豪
初审:沈哲鑫 罗嘉铃
复审:肖丹儿
终审:王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