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词...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财金学院讲授专题党课《抗美援朝的伟大意义-2》

发布者:财会与金融学院发布时间:2021-10-15浏览次数:542


我们把该打的仗都打了,我们的后代就不用再打了。”电影《长津湖》中的一句台词,道出了71年前远赴朝鲜为国而战伟大先烈们的真实心声,他们将自己的青春、热血与生命化作守护祖国的铜墙铁壁换来今天的山河无恙。

2021年1013下午财金学院党总支书记范宇鹏继续开讲专题党课《抗美援朝的伟大意义-2》,探寻抗美援朝战争中的红色印记,致敬伟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致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杨智慧院长、周海英副院长、张俊杰副院长和全院教职工参加学习。

面对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队,志愿军如何在环境艰难、武器装备处于劣势的情况下,运用卓越军事谋略和高超指挥艺术赢得胜利?范宇鹏重点围绕战场较量,以详实的史料记载、弥足珍贵的战场纪实、生动的影视资料,对这场难以忘却的战争展开精彩回顾和深度解析。

志愿军刚入朝时,不具备任何的空中作战能力,即使是司令部这样重要的指挥机构,也只能钻到防空洞里去任凭敌机轰炸。当时彭德怀的俄文翻译、毛主席的儿子毛岸英,就这样不幸牺牲在敌人的燃烧弹下面。最近热映的电影《长津湖》讲述的就是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的东线作战长津湖战役,抗美援朝最残酷惨烈的战斗之一,在极寒严酷环境下,当美军嫌弃咖啡滴水成冰时,战士在啃硌掉牙的冻土豆充饥;没有子弹了,就拿着空枪往前冲;被坦克碾压让战友朝自己身边的炸药包开枪……

在极不对称、极为艰难的条件下,我军以中国特有的近战、夜战、运动战,在枪林弹雨的战场勇敢穿梭,凭借超乎寻常的战术设计与钢铁意志,与武装到牙齿的海陆空全方位美军展开殊死对决,最终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力挫敌人嚣张气焰,打出了军威国威,书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

范宇鹏强调: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正义的胜利、和平的胜利、人民的胜利,中国人民志愿军用血肉身躯筑起捍卫民族尊严的钢铁长城,为我们标定了新时代砥砺前行的精神路标。作为新时代高校教师,三尺讲台就是战场,教书育人就是责任使命,全体教师应铭记伟大胜利,学习英雄、致敬英雄,对党和国家高度忠诚,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融入日常科研、教学、育人中,引导学生深刻认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厚植家国情怀,唤醒时代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深刻、鲜活、充满感染力的党课让全场听众深深震撼、意犹未尽,大家刻骨体会到“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才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背后是多么沉重与悲壮!所有入朝作战、英勇赴死的志愿军官兵,生活中都是柔情似水的父亲,是心系父母的儿子,是互相照应的兄弟,但是当他们挺身而出走上战场,就瞬间成为生死与共、坚不可摧的战士,成为打不垮的钢铁脊梁。

今天,瞻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我们无比坚定、无比自信。对英雄最好的纪念是英雄辈出,你们用生命换来山河无恙,我辈当薪火相传护它安好周全!

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定将永续传承、世代发扬。

 

摄影:刘尔乐、赖天韵

撰稿:王立虹

初审:张俊杰

复审:周海英

终审:范宇鹏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