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通讯员:向智林 摄影:李海亮)2019年12月29日,作为首批“1+X”智能财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单位,我校财会与金融学院承担了“全国1+X智能财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的考务站点工作并圆满完成首次试点考试。
作为广东地区首批三个考点之一,财会与金融学院“1+X”智能财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考务工作组认真筹备,在珠海校区实训四501设置考场,我校财会与金融学院的48名考生参加了考试。本次考试考核智能财税基础业务,全天分三个考试科目,包括社会共享初级代理实务、社会共享初级外包实务和社会共享初级企业管家。主考、监考人员认真负责,严格遵守考务工作流程,考生按时入场,严守考试纪律。考试系统稳定、考场秩序井然。
“智能财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全国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以来财经类专业的首个1+X证书。财会与金融学院一直以来密切关注并积极申报试点工作,深入探讨职业技能证书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对接和实施,切实探索通过智能财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培训与考核提升学生业务水平和职业素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19年暑期,财金学院杨智慧院长受证书组织评价机构中联集团邀请参与智能财税书证融通方案专家研讨;8月24-25日,财金学院刘捷萍教授、会计专业李小金主任赴北京参加1+X(智能财税)职业技能证书考察交流会;9月中旬,财会与金融学院进行了1+X智能财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首批试点院校申报,并成功入围;9月24日至26日,由刘锦铭副校长带队、财金学院杨智慧院长及专业主任一行4人赴北京参加了“智能财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工作说明会”,学习了《关于智能财税纳入1+X制度试点工作的说明》《智能财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介绍》《智能财税培训评价组织工作方案》等相关文件,会中参与了智能财税证书书证融通方案的研讨;10月上旬,学院成立“智慧财金”专业群指导委员会并开展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论证,智能财税证书课程与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实现无缝对接。
本学期,财金学院计划分3批安排8名教师参加智能财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师资培训,目前两批4名教师已参加培训并通过考核获得证书培训资质。12月初,韦兰英、陈金英老师带领师资团队着手组织学生培训。本着“自愿报名、免费培训”的原则,在不耽误学生正常课业基础上,利用每天中午、晚上、周末休息时间,为学生开展了为期3周,共80课时的“智能财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智能财税基础业务的培训,通过平台训练提高了学生的智能财税业务工作水平。财金学院成功申报智能财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考务站点,作为珠海市唯一一个考务站点,承担全市证书考核工作,并于12月29日承担首次试点考试工作。
财金学院将继续积极探索基于1+X证书的育人模式改革,进一步做好证书的培训与考核工作,面向学校及社会加速培养财金领域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