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鹭鸟 邀您同行”科普教育主题活动成功举办
本站讯 为深化青年学子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解,筑牢绿色发展的青春信仰,10月18日,由珠海市金湾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我校文化与传媒学院承办、马克思主义学院、珠海市红旗城发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协办的“探秘鹭鸟 邀您同行”科普教育主题活动在珠海鹭鸟天下生态环保教育基地如期举行。本次活动围绕“理论奠基、生态印证、价值引领、实践挑战”四大环节展开,构建了从思想认知到情感认同、从知识学习到行动实践的完整育人闭环,引导青年学子在学思践悟中深刻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意义,着力培养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拥护者、积极传播者和自觉践行者。
理论之基——生态文明思想深度解读
思想指引方向,理论筑牢根基。活动特邀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严玥担任主讲。严玥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核心,从“是什么”的系统内涵、“为什么”的时代必然与“怎么样”的实践路径三大维度,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权威解读,为青年学子带来了一场高屋建瓴、脉络清晰的思想理论课。严玥的讲解逻辑严密、内容丰富,既有理论高度,又紧密联系实际,有效引导同学们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深刻把握生态文明思想的精髓,为后续活动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生态之鉴——鹭鸟栖息印证生态变迁
绿水承载乡愁,飞鸟见证变迁。紧随其后的第二环节,将活动从理论殿堂延伸至绿水青山之间。“鹭鸟天下”生态环保教育基地工作人员陈静通过一部精心制作的基地宣传片,将大家的目光引向水清岸绿、万鸟翔集的壮美画卷。随着画面的流转,她以生动的语言讲解了鹭鸟作为“环境测评师”的特殊习性、种群特征及其在湿地生态系统中的关键作用。她特别指出,鹭鸟对栖息地环境要求极高,它们的到来、定居与繁衍,是区域生态环境向优向好最直观、最有力的“活指标”。从昔日的踪迹难觅到今日的翩跹成群,正是本地坚定不移践行生态文明理念、推动生态环境优化的生动缩影。这一环节以鹭鸟为“鉴”,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理论中描绘的“绿水青山”并非抽象的概念,而是可触可感、有灵有魂的现实图景,极大地增强了大家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先锋之光——生态环保价值引领教育
理论联系实际,榜样引领前行。在活动的第三环节,文化与传媒学院学生党支部书记邵引印老师精心选取了一系列奋战在环保一线的先锋人物与团队案例。他从塞罕坝林场三代人造就绿色奇迹的坚守,讲到本地“民间河长”数年如一日守护母亲河的执着;从科研工作者为物种保护倾注的心血,讲到身边同学参与校园垃圾清洁的日常。通过这些鲜活、立体、可感知的故事,邵引印深刻阐释了“责任”“担当”与“奉献”的千钧之重,生动展现了生态文明建设背后所蕴含的深厚家国情怀与时代价值。他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每一位公民的共同责任,并鼓励青年学子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我做起,争做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倡导者和行动派。

知行之战——鹭鸟生态盲盒沉浸挑战
学以致用为本,知行合一为要。为将理论学习与价值引领转化为生动的实践体验,本次活动的压轴环节—“知行之战”鹭鸟生态盲盒沉浸挑战,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活动别出心裁地引入了“盲盒挑战”模式,从听觉、视觉、嗅觉、动手、动脑五大感官维度,设计了“灵鸟竞智、观鸟寻踪、鹭鸟筑巢、循味觅食、鸟食运输、鹭鸟迁徙、听声识鸟、你比我猜”等八个趣味盎然的游戏关卡。各小组通过抽取盲盒的方式随机接受挑战,同学们或在“听声识鸟”中凝神辨音,于“观鸟寻踪”里慧眼识图;或于“鹭鸟筑巢”环节化身巧匠,在“鸟食运输”中通力协作。每一个游戏都是一次对鹭鸟知识、生态智慧与团队精神的综合考验,让同学们在亲身体验中,深刻理解鹭鸟生存的不易、以及生态平衡的精妙。这场别开生面的“沉浸式”挑战,成功地将前三个环节的知识与感悟,转化为一场趣味横生、紧张激烈的团队实践。现场欢笑声、讨论声、欢呼声此起彼伏,同学们在“玩”中学,在“赛”中悟,真正实现了知行合一的教育目标,为本次活动画上了一个圆满而精彩的句号。


本次活动以“理论授课”筑牢思想根基,以“自然实证”深化情感认同,以“价值引领”激发内生动力,以“沉浸实践”催生自觉行动,成功构建了“学思践悟”的完整闭环。活动虽已落幕,但生态文明的火种已播撒在心。相信全体同学必将以此为契机,将活动所学、所感、所悟转化为明日之行,努力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信仰者、忠实践行者和不懈奋斗者,为共建美丽中国贡献青春力量。

撰稿:邵引印 陈雅涵
摄影:孙雅雯 周梓函
初审:戴文瀚
复审:蓝飞鹏
终审:廖海生


官方微信
招生办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