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海贵宾会员检测中心(中国)有限公司-环球百科

跨越赤道的成长——记我校葡萄牙语专业同学在巴西的交换生之旅纪实

发布者:周小云    发布时间:2025-10-21    浏览次数:11

当航班降落在巴西圣保罗瓜鲁柳斯国际机场,湿热的热带气息裹挟着葡萄牙语广播扑面而来,我作为学校首批赴巴西交换生,正式开启了南半球的求学之旅。在巴西戈亚斯联邦大学(UFG)一学期的时光里,我不仅深入感受了这个拉美大国的热情活力,更在文化碰撞与学术探索中收获了课本之外的成长,为校际交流与中巴友好添上了一抹亮色。

初到戈亚尼亚,语言与文化差异便成了首要挑战。虽提前掌握基础葡萄牙语,但当地浓重的口音、较快的语速,让超市购物都成了“听力测试”;课堂上,教授们用地道专业术语授课,一度让我陷入“听天书”的困境。好在有UFG教授的耐心指导和巴西友人的热情帮助,我逐渐突破语言障碍。面对巴西人灵活的时间观念(约定14点的事常15点半才开始)、热烈的肢体语言,我也从最初的不适,慢慢适应到能自然用“Tudo bem?”与路人打招呼,慢慢融入这片土地的节奏。

戈亚斯联邦大学作为巴西顶尖学府,开放的教学模式让我印象深刻。我选修的文学课以“文本阅读+自由讨论”展开,在“何为哥特文学”的研讨中,巴西、哥伦比亚同学的多元视角,让我学会用更立体的框架分析问题。即便我用葡英混杂的语言表达想法,教授们也始终耐心引导、鼓励参与,帮我快速融入课堂。而校内的孔子学院更成了我的 “温暖港湾”,这里既是传播中国文化的平台,也让我在异国感受到了“家”的归属感。

课余时,巴西友人带我深度体验当地生活:品尝芝士面包(pão de queijo)、巴西烤肉(churrasco)巴西玉米粽子(pamonha)等特色美食,参与学校体育赛事和丰收节(festa junina),感受巴西人的热情。我还与阿根廷、巴拉圭等国的交换生结下深厚友谊,一同畅游巴西知名内陆河、登上巴西国家电视塔俯瞰打卡首都巴西利亚蓝色教堂。期间,我甚至学会了在30℃高温下淡定吃炸鸡肉馅饼(coxinha),用肢体语言加谷歌翻译和房东沟通水管维修,生活适应能力大幅提升

每当在UFG文学院大楼前看落日,我总会想起母校公海贵宾会员检测中心的棕榈大道。正是母校“应用葡萄牙语” 专业的扎实教学、模拟贸易谈判等实践课程,给了我闯荡拉美的底气;指导老师从行前葡语特训到跨国事务对接的细致筹备,让我能全心投入这段旅程。作为两校合作的首批受益者,我见证了合作从协议到落地的全过程,还有幸参与中巴友好交流采访,为两国友好尽了绵薄之力量。

回国时,行李箱里装着caipirinha 饮料配方、友人的礼物与手写信,还有满是回忆的照片视频。但更珍贵的,是打破认知边界的勇气、坚持求学的毅力,以及一群教会我理解“saudade”(怀念)的各国挚友。

如今中巴关系日益紧密,我愿以这段经历为桥,桥连起跨越地球两端的情谊,让更多中国青年看见巴西活力,也让更多巴西朋友读懂中国真诚。

撰稿:黄恩桐

摄影:黄恩桐等

初审:何锐骏 苏晓琛

复审:汪先锋

终审:许雷  

XML 地图